在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浪潮中,哈尔滨石油学院以“开放办学、全球视野”为战略支点,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网络。5月10日至15日,校长王义宁率副校长佟宇、康平军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周瑞组成代表团,赴韩国首尔、大邱、牙山等地,与大邱加图立大学、首尔科大、同德女子大学、湖西大学四所高校展开深度对话,在师资赋能、人才共育、产教融合、文化互鉴四大领域达成突破性共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国际动能”。

首站抵达韩国东南部教育重镇大邱,代表团与大邱加图立大学的交流以“教师学术能力提升”为核心展开。双方围绕“联合培养博士”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从课程体系的“中韩融合设计”到科研平台的“共享共建”,从互派导师的“双轨指导”到学术成果的“协同转化”,双方逐条梳理合作路径,计划共建跨学科联合实验室,聚焦新能源、智能技术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王义宁校长在会谈中强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机制,让哈油教师的学术视野与科研能力实现‘双升级’。”此次磋商不仅为教师个人成长搭建了“国际阶梯”,更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转型提供了“路线图”。



次日,代表团转战首尔,先后与首尔科大、同德女子大学展开对话,重点聚焦“学生成长的全周期支持”。在首尔科大,双方围绕“4+2”本升硕模式磋商,从本科课程与硕士阶段的“无缝衔接”到中韩学分互认的“标准统一”,从语言能力的“前置培训”到学术研究的“联合指导”,双方以“学生需求”为圆心,绘制出一条“优质升学通道”。

同日,同德女子大学的交换生合作意向则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文化体验”的双轨成长平台,双方就选拔标准、管理机制、权益保障等内容形成初步共识,未来哈油学子将有机会通过交换生项目沉浸式体验韩国高等教育与多元文化。

访问第三站,代表团与位于牙山市的湖西大学展开全面合作洽谈。湖西大学在企业资源整合与实践教学领域优势突出。双方围绕本硕博全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系统交流,在专业设置、培养路径、学位授予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将依托湖西大学的企业资源与哈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联合开展项目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此外,双方还就学分互认机制、联合颁发学位证书等事宜深入研讨,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为“课堂—实验室—企业”闭环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除专业领域的务实合作外,此次访问更种下了“文化共融”的种子。在与四所高校的会谈中,“中韩文化交流工作坊”成为高频词——从学术讲座到传统工艺体验,从文化研讨到青年论坛,双方计划通过系列活动,让中韩学子在思想碰撞中增进理解。副校长佟宇表示:“语言可以翻译,但文化需要‘共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跨文化沟通力的‘世界公民’。”
此次访韩之行,哈尔滨石油学院代表团以“全维度合作”的务实姿态,与多所韩国高校在师资、人才、产教、文化等领域达成丰硕成果,不仅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注入新活力,更搭建起师生发展的国际新平台。正如校长王义宁所言:“教育的边界,因开放而拓展;人才的格局,因交流而升华。哈尔滨石油学院将持续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向更高质量、更宽视野迈进,让更多师生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