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信息工程、智能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

作者: 日期: 2025-09-28 浏览次数:

9月27日,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信息工程、智能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王江舟,哈尔滨石油学院校长王义宁、副校长冯研,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康守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Nikolaos M. Freris,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战德臣,北京大学教授王志军,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蔡成涛,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洋,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冯志勇,哈尔滨石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佳梅等来自高校、企业、协会的4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6G通信等领域的理论突破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度研讨。

据悉,本次会议在大湾区产教联盟、全国网络软件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指导下,由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哈尔滨石油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承办。

校长王义宁致辞

王义宁对到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工程师及行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交汇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6G通信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不仅深刻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转型中既迎来战略机遇,也面临技术、人才等现实挑战。“IEITAI 2025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王义宁强调,希望以此次会议为纽带,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凝聚全球智慧力量,共绘智能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蓝图,为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康守强致辞

康守强在致辞中表示,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及5G/6G通信等新兴技术,既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者,也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与教育结构的重塑者。他期望通过这次会议,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促进科研成果共享与前沿经验交流;二是推动跨学科、跨领域深度合作,凝聚智慧力量;三是为青年学者和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励他们在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上不断追求卓越。

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致辞

陈标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正驱动全球产业变革与社会发展,业界、学界、教育界亟需高效联动的交流平台与深度对话的合作窗口。而产教融合作为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科研成果与市场应用错位的核心路径,已成为连接产业变革、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关键纽带。陈标新提出,大湾区产教联盟将持续以“扩大合作朋友圈、打造协同生态圈”为目标,深化与国内外院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路径。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多位顶尖专家学者围绕AI大模型、人工智能教育影响、生物启发式机器人、船舶智能技术、生物序列分析等热点议题,分享前沿成果与实践思考,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报告结束后,哈尔滨石油学院校长王义宁、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康守强为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在口头报告环节中,哈尔滨石油学院苏迪、广东理工学院郑园、王浩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哈尔滨石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佳梅为三位报告人颁发证书。

哈尔滨石油学院副校长冯研做会议总结

冯研指出,作为一场聚焦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前沿的国际学术盛会,IEITAI 2025会议不仅构建了“贯通南北、联结产教”的高水平对话平台,更汇聚了全球顶尖学者与行业专家的智慧,有效推动了跨区域智力资源的协同创新,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会议紧扣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6G通信等前沿领域,既集中展示了我国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原创性突破,也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重塑高等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会议形成的共识与成果将进一步助力构建开放创新的学术生态、培育面向未来的高水平人才,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学校与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一次重要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紧密对接黑龙江发展需求,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适应未来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黑龙江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 学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学院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路297号     邮政编码:150028

版权所有:哈尔滨石油学院  备案号:黑ICP备10008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