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THIS NAME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专业风采|AI+科教产融合赋能新工科:探索电子信息专业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发布日期:2025-08-28    作者:于洪峰     来源: 信息工程学院     点击: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宁夏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建设论坛”在银川成功召开,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张尔东老师、电工电子课程负责人于广艳老师参加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以“探索学科专业发展新路径,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新体系”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20余家知名企业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院校领导及企业代表,共同研讨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创新路径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1281D

11753

一、院士领衔,共话科教融合新方向

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何友院士、黄维院士、丁文华院士等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聚焦教育强国目标与科技创新需求,深入探讨学科优化、产教协同与人才自主培养的深度融合。丁文华院士以“数字创意助力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建设”为题,提出学科交叉赋能专业升级的新思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晓华教授则分享了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集成电路学科发展的实践经验,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前瞻性参考。

5AE1

A321

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聚焦AI时代新需求

在分论坛环节,浙江大学刘旭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徐向民教授等专家围绕AI时代学科前沿与行业趋势,提出“数智素养与专业能力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南通大学副校长徐骏教授强调,面对智能化浪潮,高校需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跨界整合能力。东南大学张在琛教授、宁夏大学孙学宏教授则从区域产业需求出发,探讨了特色化专业建设的差异化路径。

B854

BBD2

三、我院教师深度参与,共谋专业发展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系主任张尔东教授、电工电子课程负责人于广艳副教授全程参与论坛,与各界专家就“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张尔东教授表示:“论坛提出的‘科教产三位一体’模式为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未来将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强化智能硬件、集成电路等方向的实践平台建设。”于广艳老师则重点关注AI技术对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启示,计划引入虚拟仿真与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实地考察—参观宁夏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室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宁夏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5G通信测试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电力电子实验平台,充分展现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张尔东老师在参观后表示:“宁夏大学将前沿技术融入实验教学的创新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在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多亮点。”于广艳老师特别关注了实验室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认为这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01AF

结语:锚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本次论坛为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指明了方向。未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积极响应论坛共识,以科教融合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支撑,构建“学科—产业—创新”生态链,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工程人才。

上一条: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张旭主持202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顺利结题 ——助推省级一流课程《计算机网络》建设 下一条:信息简讯|哈尔滨石油学院成功授牌 “麒麟工坊”,产教融合助力学生就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