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THIS NAME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音乐表演专业“学-创-演“一体化课堂生态重构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25-05-28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新时代艺术教育创新的浪潮中,我深入学习了音乐表演专业以“翻转・共创・赋能” 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践,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与启发。这场围绕 “学 - 创 - 演” 一体化课堂生态重构的探索,不仅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的桎梏,更让我看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音乐人才培养的全新可能。

翻转课堂带来的学习模式革新,犹如为音乐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泉。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割裂、学生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瓶颈。而翻转课堂的推行,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教师团队精心打造的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资源库,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立体。比如在美声唱法教学中,通过慢动作演示呼吸技巧并结合人体器官图拆解发声原理,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声乐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以经典曲目为主、流行曲目为辅的分步骤教学,更是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

课前通过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在线测试与预习任务的模式,将课堂真正转化为了深度实践与研讨的“主战场”。当学生们带着预习的成果走进课堂,围绕民族民俗内容进行 PPT 展示,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民俗细节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从 “被动接受” 到 “主动探究” 的巨大转变。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让音乐学习真正成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

共创模式所激发的艺术创新活力,让我看到了音乐教育中师生协作的无限可能。学校秉持的“共创” 理念,打破了传统师生单向互动的模式,构建起了多元协作的创新生态。在《MIDI 基础》《乐队编配》等课程中,师生以项目为载体共同策划、创作艺术作品的方式,堪称音乐教育中的一次大胆创新。

近期音乐表演专业师生联合打造黑龙江首届高校音乐节的实践,更是将共创模式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从音乐编排到舞台呈现均由师生共同完成,运用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打造的这场初夏狂欢,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是共创模式结出的硕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与教师的协作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作品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展演体系为实践成果转化提供的强大赋能,让我认识到了“以演促学、以演促创” 的重要性。艺术与教育学院搭建的 “校内 + 校外”“传统 + 新媒体” 的立体化展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校内常态化的实践音乐会,让学生们能够不断积累舞台经验;校外与哈尔滨大剧院等机构的合作,更是将学生带上了民族器乐合奏、城市音乐节等大型舞台。

这种多元化的展演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艺术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积累经验,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当学生们站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观众的掌声,更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的信心。

通过“翻转・共创・赋能” 的有机结合,音乐表演专业构建起了 “学中创、创中演、演中学” 的良性循环生态,这无疑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在这种生态下,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展望未来,艺术与教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依托黑龙江省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冰雪音乐等特色课程,探索教学与线下实践融合新模式的规划,更是让我对音乐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场教学改革不仅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持续发力,更将助力龙江音乐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的学习者和未来的从业者,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入思考如何将“翻转・共创・赋能” 的理念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为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振红

上一条:翻转·共创·赋能:音乐表演专业“学-创-演“一体化课堂生态重构——翻转课堂模式引领音乐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一条:“深化教学改革,赋能音乐人才培养”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