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音乐表演系在代理系主任程晨珣的带领下于3月连续举办四场专题教研会议,围绕核心素养导向教学、AI技术融合、学生评价体系优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音乐表演系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音乐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系列教研会议紧扣时代脉搏,以核心素养导向教学为开篇基石。在首场研讨中,系主任介绍核心素养在音乐表演专业授课中应有的具体体现。教师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深入剖析如何将音乐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精准且有机地融入日常课程。从乐理知识的趣味化讲授,到舞台实践课程对学生表现力的雕琢,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被重新审视,力求让学生不仅掌握演奏技巧,更能体悟音乐灵魂,成长为全方位素养过硬的音乐人才。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素养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向,为后续课程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AI技术融合专场则将气氛推向高潮。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音乐教育与AI的碰撞成为焦点。教师们热烈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音乐教案的质量与课堂效率。如智能乐谱分析软件助力学生精准纠错,虚拟演出场景搭建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彩排体验,甚至借助AI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练习方案。参会的老师们兴奋地表示:“AI就像是一位隐形助教,帮我们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新大门。”AI的出现为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思路。
学生评价体系优化专场同样干货满满。过去单一的成绩评定模式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教师们精心研讨涵盖课堂表现、小组协作、艺术创作、舞台发挥等多维度的评价细则,确保能全方位捕捉学生成长轨迹。这不仅能激励学生在学习全程保持热情,也为因材施教提供坚实依据,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被及时发现与点亮。
而关乎教师自身成长的专业发展研讨专场,更是一场知识与经验的盛宴。资深教师分享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为年轻教师指引学科探索方向;骨干教师则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实战技巧,从驾驭大型MIDI课的课堂节奏,到一对一指导中激发学生潜能的沟通话术。新老教师携手共进,为音乐表演系师资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会议还延伸至论文整改、学风建设与教学秩序整顿以及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论文整改环节,教师们针对学术论文撰写规范、研究创新突破点等方面深入切磋,为学生的毕业论文产出保驾护航;学风建设与教学秩序整顿专场,聚焦营造勤勉向学之风,规整教学流程,确保理论课课堂严谨有序;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板块,为初入教坛的新人搭建成长阶梯,助力他们站稳讲台、绽放光彩。
在这一个月的思想交锋与智慧沉淀中,音乐表演系全体教师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专业精神,积极投身于这场关乎学科未来的探索之旅。系主任程晨珣总结道:“这四场会议是我们迈向卓越音乐教育的坚实步伐,通过凝聚众智,我们定能为音乐学科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接轨时代的发展新径,培养出更多闪耀舞台、传承音乐文化的杰出人才。”

展望未来,音乐表演系将以这些研讨成果为蓝图,逐步落地新教学举措,持续为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让悠扬乐章在哈石油的校园与艺术舞台上奏响更为华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