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我院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今天听了葛喜平老师的讲座,让我的心灵得到洗礼,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近日,哈尔滨石油学院一名普通的教师这样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今天,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备及时为学生疏通心理、排解压力、引导方向的能力。为此,3月17日,我院专门邀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黑龙江省专家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葛喜平老师为全体教师作一次题为《教师心理沟通技巧》的精彩讲座。讲座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副书记、副院长栾敏主持。
  讲座中, 葛喜平老师从什么叫“心理健康”、什么叫“压力”入手,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并针对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其标志,教师怎样维护心理健康等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她告诉大家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及时“治疗”,练内功,学做人,学做事,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
  此外,葛老师还从图片解析等方面引导大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一个个鲜明的实例入手,分析解剖,让全体教师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葛老师的讲座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交流和沟通。整个讲座过程中,老师们听得异常专注,会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
  现今社会爆发的种种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教育。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秘诀,如何培养教师的亲和力,如何快速与我们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成为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葛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如何在评判、指导别人的同时,从理性上认识到心态对决策、绩效和健康的重要性。许多教师听后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及生活中,不仅要关注身体健康,更要多关注心理健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行动上入世、心态上出世”,要积极快乐地工作,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更好的教书育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