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在710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铁人精神双语故事汇"。活动由支部组织委员郭潇琪老师主持,全体党员教师以英语、俄语双语讲述红色故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展现新时代党员教师的使命担当。

双语讲述:红色基因与专业优势的交响
活动以"传承红色精神,讲好龙江故事"为主线,教师党员通过中英、中俄双语演绎东北革命史、工业发展史与地域文化故事,彰显多语种教学优势。
邹丹老师以《龙江人物—铁人王进喜》为题,用英语生动还原了"铁人"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奋斗历程,强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
王兴刚老师以英语讲述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结合东北抗战历史,突出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与家国情怀。

杨艳春书记通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用双语解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与"北境梦之城"的文旅融合案例,展现黑龙江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

历史与现实:多维度解读龙江精神
活动第二部分聚焦地域文化与国际合作,教师党员从历史纵深与时代机遇切入,深化主题内涵:
郑泽宁老师以《钢铁脊梁:中东铁路与黑龙江开拓精神的百年交响》为题,通过中英双语梳理中东铁路建设史,阐释"开拓进取"精神对当代发展的启示。

郭萌老师围绕《冰上丝路:中俄北极合作的机遇与未来》,结合中俄双语文献资料,分析北极航道开发对黑龙江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

王萌老师以《白水黑山铸英魂》为题,用英语讲述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的斗争史,引发党员对"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的深度思考。

活动反响:思想淬炼与教育创新
活动尾声,支部党员围绕"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展开研讨。杨艳春书记总结指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实践,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课程思政"新思路。未来支部将常态化开展双语主题党日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始终注重将党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近年来通过"课程思政工作坊""理解当代中国"等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此次"铁人故事双语故事汇"的举办,标志着支部在"党建+专业"融合育人模式上迈出新步伐。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信息员: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