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平军 石油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2013级辅导员。
2006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工作至今,发表国家级教育论文2篇,参与编写教材1本,组织省级立项1项,参与校级立项1项。先后取得“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职工”、“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学生辩论赛最佳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郑洲 讲师,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6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ЕФТИ и ГАЗА имени И.М. ГУБКИНА)海洋油气田开发专业。
主讲课程:油层物理、采油工程。
发表论文:
《天然气藏非线性不稳定渗流的解析解》、《低渗透厚油层周期注水适应性研究》、《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参与课题:
参加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对民办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改思考》
《石油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民办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出版教材:
《石油工程实验》 参编;《钻井采油仪表》 参编

李岳祥 讲师,现任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3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
主讲课程:岩石力学、钻井工程。
发表论文:《Optimization Technique in Double Stepped Thin Horizontal Well》
《油田新型结垢计量装置与防垢剂优选试验》
《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因素定量分析与防护措施》
参与课题:
参加大庆油公司重点项目:提高水平井钻井速度技术研究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重点项目:深层侧钻水平井技术研究及应用
指导省大学生创新项目:深探井储层损害室内与矿场评价方法研究
书:
《钻井与完井工程》 主编
《岩石力学基础与应用》 主编
《石油工程实验》 参编

赵昕 现任石油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
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主要负责学院内教学安排及管理。

胡旭 助教
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所授课程主要有《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地球物理测井》、《天然气开采技术》《普通地质学》等。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1篇,非第一作者1篇),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扬子东南缘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与构造成矿事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碎屑记录》;中国地质调查局《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盆地群油气地质综合调查》下设子题项目《东乌旗-林西地区油气地质综合调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西田林-大新地区锰矿沉积地质特征研究》等多项国家重点课题。

孙博宇
本科毕业院校: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生毕业院校:东北石油大学
发表论文:《The study on well pattern adaptability of single sand-body》《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对策研究》
参与课题:《葡北三断块精细挖潜示范区单砂体细分注采组合模式研究》,《葡北油田高效井控制因素研究》,《葡北三断块精细挖潜示范区单砂体非均质性描述》,《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调整技术界限研究》
主讲课程:《普通地质学》,《天然气开采技术》

祁大晟 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石油工程哲学博士。
2004年9月应聘回国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任教。2013年到哈尔滨石油学院工作,任副院长兼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油藏工程教学与研究。所讲油层物理,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网络)精品课。为中国石油多个国际培训班(伊朗、苏丹、古巴、厄瓜多尔、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用英文讲授油层物理,油藏工程。2001年以来在欧美杂志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 论文11篇。出版专著“Upscal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echniques for Reservoir Simulation”(国外,英文版),出版全国石油高等教育教材3部、出版留学生预备教材1部,负责完成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及油田科研课题多项,2010年获国家能源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张大为
男,汉族,53年生, 76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学院采油专业,2000年聘为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与非牛顿流体力学》、《复杂流体力学》、《油气两相流》、《现代试井》、《采油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课程,《狠抓流体力学学科建设,为石油工业培养跨世纪人才》获中石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承担及参加科研项目40余项,国家和中石油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各十余项。获中石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局级科技进步奖 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参编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数理方法与试井数学模型》。曾任大庆市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六、七届提案委员会委员。

程铭
出生于 1982年12月24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讲师
主讲课程
渗流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 油藏数值模拟
发表论文
凝析油-气在存在裂缝的双渗介质中渗流的变产量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核心期刊)
示踪剂计算模型在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应用
Brusselator型化学反应的定性分析
教学改革对民办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教改思考
《对民办高校学生出勤情况的新认识》
科研项目
《生态,资源,金融中复杂动力系统灾变的预警基础》

李萌
1985.1.13 东北石油大学
教材:《钻井液技术基础与应用》2013.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课题 :
教改项目: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科研项目:1.哈尔滨石油学院创新项目--低固相盐水钻井液研究
2.深层气井低伤害压井液体系研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3.耐高温低伤害压井液体系研发(储备项目)
4.杏一—二区东部II块储层岩心溶蚀特征研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5.有机铬凝胶体系研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
主讲课程:钻井液工艺学 油层污染与保护

刘洪生
男,出生于1987年6月,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11年7月至至2014年9月在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任综合地质研究员一职。现任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实践教学秘书,助教。

刘鑫
男,出生于1987年8月,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本科学历,现任石油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参与石油工程学院首个实验室的组建 。

王福平
出生于1982年10月;本科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其中,自大二下学期至大四毕业期间,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目前,在东北石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校职称:助教。
主讲课程:渗流力学、采油工程、井下作业与工具、采油课程设计、钻井课程设计、井下作业标准化操作。
实训部分:负责08级学生认识实习、参与07级和08级生产实习、参与学校抽油井安装项目工作。
发表论文:《注水井堵塞机理内因研究》、《注水井堵塞机理外因研究》
编写书籍:《石油工程实验》、《石油工程实训教程》
参与课题:阿拉新产稠油气井降粘剂优选及注入方式优化;齐40CO2表面活性剂辅助蒸汽驱可行性研究。
国家重大专项: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王国库
出生于1983年03月,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讲师。主讲课程:《油藏工程》,《油气井试井技》,《井下作业工具》。
发表论文:
1、《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数值模拟在稠油热采过程中的应用》
3、《存在过渡区的复合气藏中凝析气的渗流模型及其应用》
4、《特低渗透率油田的开发技术研究》
5、《地层形态测试与解释方法研究》
6《坪桥前山区水淹井成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法研究》
参与课题:
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资源,金融中复杂动力系统灾变的预警基础》
2、2012年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石油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3、2012年省级教改项目《对民办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教改思考》
4、指导学生参加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特低渗透油田创新开发技术研究》
出版教材:
1、《欠平衡钻井技术》
2、《石油工程实训教程习题集》

王瑞
女,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讲师。主讲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藏数值模拟。
发表论文:《垂直裂缝气藏中凝析油气试井模型及应用》(核心期刊)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 Generic Reaction-Diffusion Turing model》(SCI)
《对民办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教改思考》(国家级,教改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资源,金融中复杂动力系统灾变的预警基础。
教改项目:对民办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教改思考;
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书:《石油工程实验》(参编)
《采油工标准化操作项目指导手册》(参编)

王勇
男,汉族,副教授,2013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所授课程主要有《采油工程》、《油层物理》、《普通地质学》等。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篇(第一作者1篇,非第一作者5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其中一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土资源部主持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及下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选区》;横向课题《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古岩溶地貌恢复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地层水分布规律研究》等,并受到了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的一致好评。

夏长元
男,出生于1990年11月,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钻井工程、岩石力学基础。
发表论文:
《渤海气田JZ20-2气田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的选择》
《靖边张家沟示范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参与课题:
《油田精细注水及测试技术研究》
出版教材:
《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 参编

杨昭
出生于1980年12月,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讲师。主讲课程: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原理、钻井工标准化操作、创新方法学。
发表论文:
《Alkyl fang base sulfonic acid salt molecular weight and the matching relation between crude oil》、《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活性水驱微观驱油机理的研究》。
编写教材:
《油田化学》201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创新方法学》2016.01 科学出版社。
参与课题: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烷基苯磺酸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与原油匹配关系研究
指导学生参加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自喷井、电泵井电子清蜡装置的研究》、《如何提高钻井泥浆泵活塞使用寿命的研究》
2012年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石油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获奖情况: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授予部门中国石油学会。
工作经历:2004.07-2007.09 中原石油勘探局 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

张国芳
出生于1984年10月;本科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其中,自大二下学期至大四毕业期间,借读于西南石油大学);目前,在东北石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校职称:助教。
主讲课程:油藏工程基本原理、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油田开发课程设计、钻井课程设计、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钻井工标准化操作。
实训部分:负责06、07级学生认识实习、参与07级和08级学生生产实习。
发表论文:《注水井堵塞机理内因研究》、《注水井堵塞机理外因研究》、《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聚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方法研究》。
编写书籍:《石油工程实验》、《石油工程实训教程》
参与科研项目:《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聚驱指标变化规律研究》、《永乐油田台66-60-台86-76区块油水分布规律及有效开发方式研究》、《北区砂四段1砂组开发对策研究》。

张苏北
男,1988生,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硕士学位。主讲课程有《钻井参数优选》和《分支井钻井技术》。曾参与大庆北三东开发方案的调整,发表论文《北三东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发表文章有《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油田产量效果分析》、《水平井钻井技术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等。

朱砂
女,出生于1985年12月,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历,助教;
主讲课程:油气集输,工程热力学。发表论文:《天然气轻烃制冷工艺的研究》,《降低石油装卸损耗的研究》;
参与项目:石油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对民办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教改思考。
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降低石油装卸损耗的研究;
出版书籍:《石油工程实训教程》。

邱晨明
女,汉族,1986年2月出生,2008年9月参加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7月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4月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
现任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2014级辅导员,工作期间曾参加省教改科研立项1项,发表论文1篇,荣获荣誉证书3项。
2008-2011年,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2011-2012年,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哈尔滨分所)助理审计员;
2012年至今,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辅导员。

王昱
女,满族,中共党员。现任石油工程学院2013级辅导员。201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工作至今,发表论文1篇,参与国家立项1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立项1项。先后取得“文明教职工”、“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才艺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于洪峰
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石油工程学院2011级辅导员。201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运动康复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2010-2012 工作于省中医药学校任教师,2012至今工作于哈尔滨石油学院发表国家级教育论文5篇,组织省级立项1项,参与校级立项2项。“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