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2025年暑假期间,哈尔滨石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分赴各地参加社会实践研修班、专题研讨会等系列“充电蓄能”培训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研修+专题研讨会+线上培训学习”,开启暑期多维“充电”模式,让思政育人的“源头活水”持续涌动,为培养时代新人蓄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晨阳等多名思政课教师参加黑龙江省高校“龙江行”暨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围绕着“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新思想在龙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等核心主题,与省内同行深入研讨,并聆听专家前沿解读,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为优化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瑞参加2025年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本次研修立足思政课教师工作之需、发展之需,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理论教学安排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新时代价值——红船精神提出二十周年”“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等专题讲座。先后前往南湖红船、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安吉余村、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和研修,思政课教师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解,积累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提升了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俊彦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此次研修以解密《唐宫夜宴》为主题,采用“专家讲座+实践观摩+案例研讨+教学展示”相结合的模式,先后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西辛庄村、河南省博物院、洛阳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等地展开实践观摩,探究《唐宫夜宴》出圈的文化动因。王俊彦老师积极参与分组研讨,将“解密《唐宫夜宴》”主题案例融入思政课进行教学展示。参会教师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融入日常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航灯”。

马克思主义学院陶漫莉等多名教师前往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镜泊湖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教师们依次参观了动力主题展示馆、原动力水电科普馆、原动力广场、原动力提戈公园以及原动力纪念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了镜泊湖发电厂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从废墟中崛起,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重要力量,更深刻体会到了“原动力”精神——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担当、敢于胜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永庆等多名教师参加黑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研讨会。参会教师通过认真学习与交流研讨,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全过程,为今后开展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线上培训是教师们假期学习的重要途径。借助便捷的线上平台,教师们利用暑假时间完成“周末理论大讲堂”、“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培训”、“AI赋能教学改革提质增效高校教师培训”、“2025年度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列师资培训等,通过互动交流和实操练习,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也为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建设高水平智慧课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动力,为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优质思政课堂蓄力。
暑期培训,是落实教育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以赛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改”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定期派出思政课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线上培训,让教师们在“学、听、观、悟”中接受精神洗礼和业务锤炼,为优化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新学期,教师们定会将所学化为教学动力,以更丰富知识、创新方法,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