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系列“暖心”活动迎接2016级新同学
 

飒爽金秋日,缘聚哈石油——充满活力的土木工程学院迎来了2016级新同学,一幅幅崭新的面孔让本就活力四射的校园更加生机勃勃。在迎新前学院领导在各方面做了精心的统一部署,并开展系列“暖心”活动,以保证整个迎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8月26日至28日三天时间里,全体参加迎新的老师、学生干部们不畏艰辛,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在迎新工作第一线,为前来报到的新生创造出一份家的温馨,让远离家乡的学子们感受到土木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活动一:发放《弟子规》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神有无穷宝藏。《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土木工程学院两年来一直围绕学习《弟子规》开展活动,如“学习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主题团活、“中华好诗词之弟子规”知识竞赛、诵读《弟子规》,观看《弟子规》改变命运相关视频,通过微信等形式转载《弟子规》原文及注解,利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学习,使同学们尽快熟悉并背诵理解《弟子规》的深刻涵义,并能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本学期开学初,土木工程学院购进300本《弟子规》。新生报到时发放给新生,并在2016级新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弟子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励志教育,使《弟子规》成为学生行为规范的一个标尺,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炎黄子孙,做志存高远、勇于担当的哈油学子。

很多家长看到我们的《弟子规》读本,非常认真的和孩子说:一定好好学一学。看来一直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也非常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活动二:“暖心”面,“哈油”情

“上车饺子下车面”也叫“出门饺子回家面”,源于我国北方民间出行习俗,它历史久远,寓意深长,一直被百姓沿用至今,已成为人们迎来送往的一个重要礼节。面,即面条。在民俗中,它象征着“长”和“常”。如在婚礼、生育、寿宴等仪式中采用,寓示着子孙绵长,富贵长寿;在待客仪式中,它寓示着常来常往、亲情永远;在迎归仪式中,它寓示着庆贺凯旋、回归,从此不再分离。

自2015年我院开展“上车饺子,下车面”活动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学生们的认可。今年,我院继续开展此项活动,继6月为319名毕业生送上“上车饺子”后,迎新当天,为2016届200多名新生送上“下车面”。相信每一位新生和家长,都能深刻、准确地领悟和感受到浓浓的“哈油”情。

活动三:拍摄“全家福”

新生们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带着对大学的憧憬与向往,带着亲人的嘱托与期望,带着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走哈石油的校园。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此我院在新生报道当天给每位新生及家长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值得纪念的日子,相信一定会成为大学四年最美好的回忆。看着这一张张的笑脸,我们也很心满意足,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教育和管理好每一名学生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请家长放心!

活动四:送上甜爽西瓜,吃在口甜在心

为了锻炼刚刚离开家的学生,所有新生入学手续都由学生干部带领新生一对一来完成,家长们则被安排在迎新休息区休息,虽然哈尔滨已经进入秋天,但是太阳光的灼热一点也不亚于酷暑,我院为了让旅途劳累的家长能感受到回家的感觉,特为家长准备了多汁、甜爽的西瓜,家长们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赞赏的说:学院想的真是周到,让我们感觉很贴心,很温暖。

活动五:建立家长微信群

我院建立新生家长微信群,并在迎新现场由专门负责的老师指导家长进群,目的是给家长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同时也是学院同家长交流的平台,我院已经把“新生合影留念”和迎新工作的系列照片转发到家长微信群里。家长们对学院的举措表示由衷的感谢。

另外,为了让新生及家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各项情况,我院安排各系主任在迎新现场进行专业介绍,为家长和新生解疑释惑,迅速提高专业认识和信心,同时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现场分方向的工作。

此次迎新工作,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做到了细心、耐心、周到;做到了让每一位来报道的新生及家长满意;做到了“用心”服务学生;更做到了把每一个新生当成自己家的孩子。三天来迎新工作一直平稳有序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相信所有来哈石油土木工程学院的学子们青春无悔!

今天,土木因你而精彩;明天,你因土木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