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做这项工作的初衷是因为经过两年多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真的看到了很多学生的变化,从他们入学时的青涩到即将毕业时候的成熟,从最初的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到几年后的稳重。都说部队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每年都有“迎新送老”,每年都在不断的培养教育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发挥着学校、老师教书育人的功能。看着被培养成熟的学生干部即将毕业奔赴工作岗位,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这项工作做好了真的是“功德无量”啊!可时常又告诫自己“不求功德无量,只求无愧于心”。只希望通过我们对学生从生活、学习、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于是,我们分别在四个年级找到一个“典型”介绍给大家认识。看到他们的“蜕变”,希望我们学生都能“学而不厌”,我们的老师“诲人不倦”。
——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孙金莹

土木工程学院国旗护卫队队员2014级工程管理赵旭亮
学生自述:
我叫赵旭亮,是来自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同时,我也是土木工程学院国旗护卫队的一名队员。
相信很多人跟我有过同样的困惑和迷茫。初入大学的我享受着大学生活的自由。睡懒觉、逃课、不写作业、挂科,那时的我还能满不在乎的信着“没有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的歪理,而后来我的大学生活却亮起了学业警告的红灯。
就在2016年的3月,我的大学生活好像被什么点亮了,我变的自信,有了前进的动力。而改变我的,正是我加入的国旗护卫队。从小我就有一个军人梦,看着电视上的检阅仪式,军人们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影使我热血沸腾。后来在大学里听说了学院要组建一支国旗护卫队,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并幸运的通过了考验成为了国旗护卫队的一名队员。不夸张的说,能护卫国旗在升旗仪式上缓缓升起,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而国旗护卫队是一个有着严格纪律的组织,队员们要遵守的首要纪律,就是在学业上不能出现预警的情况。得知此事的我心急如焚,一方面我成绩确实不理想,之前挂过的科目有的还没有完成;另一方面,我是真心的想就在这个队伍里。
在书记及辅导员老师的开导和帮助下,我确定了改变自己的决心。每天按时上课,上课的座位也从最后一排自觉的坐到了第一排,坚持改变。还在课上得到了盖晓连院长的表扬。慢慢的我捡起之前不及格科目,补上之前落下的笔记。在生活上,每天的训练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坚持运动坚持充实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今,加入国旗护卫队已经一年了,我也不再是那个迷茫的虚度光阴的我了,是国旗护卫队教会了我坚持,给了我信念的力量。
有梦,我们继续向前。
辅导员任晓婷老师说:
每个学生都有梦想,每个学生都想成功,但怎样才能美梦成真,实现理想呢?老师就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垫脚石,帮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成才的过程首先是学做人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他们的教育转化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土木工程学院2014级工程管理一班的赵旭亮同学就是这类学生中的典型。
赵旭亮同学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长处,如为人随和,有脏活累活抢着干,任劳任怨。但一提到学习,缺点便暴露出来了,对待学习比较懒散,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缺席的情况,这也直接导致了期末的挂科情况严重。在与其同班同学进行交流,以及与他本人的多次谈心后,发现赵旭亮同学虽然主观上很想学好,但由于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多方面原因,进入大学后,仍然改不了高中时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由于对成绩的要求,赵旭亮本应从土木工程学院国旗护卫队退出,但考虑到赵旭亮同学的性格特点,集体荣誉感较强,如果没有这份职务和责任的压力,恐怕他会更加放纵自己。土木工程学院选择相信赵旭亮同学,同意再给他一次机会,暂时保留他的职务,如果在学期末成绩没有提高,便直接开除其职务,并跟授课教师表明赵旭亮是国旗护卫队队员的身份,要求加强对他的管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刚开始,赵旭亮同学很不适应,总被老师点名批评,时刻被人关注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外部的压力渐渐转变为内部的动力,按时上下课成为了一种习惯,赵旭亮同学得到了各科老师的表扬,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期末考试成绩也由上学期的六科减少到一科。
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赵旭亮同学的典型,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的不同,他们的身上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缺点,如何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正是每一位老师的任务和责任。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这个转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怀着一颗真正想帮助学生的心,只要有着正确的教育观念,只要有着坚定的信心,就一定能成功。
后附赵旭亮同学参加国旗护卫队训练及活动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