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徐晶晶,来自于哈尔滨石油学院2022级智能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二班的学生。
我很荣幸的通过了校招企业的面试,获得了在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我在棒线厂五车间担任电气工程师,日常的工作内容是学习PLC技术、维修设备。

初入车间,我们首先接受了严格的安全培训和系统性的岗前学习。在导师的带领下熟悉全厂的电气设备布局,从总降变电站到最末端的执行电机,从大型PLC柜到精密的传感器,构建起了完整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概念。高炉、转炉、连铸机、轧线......这些曾经只在课本上出现的庞然大物,如今成了他们每日打交道的“伙伴”。手中的电气原理图、PLC梯形图不再是静止的符号,它们对应着现场每一个会动作的接触器、每一个会发光的信号灯、每一条传输数据的网络总线。
在实习岗位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名真正的“电工”,肩负着保障生产稳定顺行的责任。严格遵循“6s管理”和“十大保命条例”。当产线设备出现电气故障时,他们在导师的监护下,拿起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循着图纸,一步步测量电压、电流、通断,逻辑清晰地分析问题根源。一次成功的故障处理,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的恢复,更是巨大的成就感。

沙钢的实习生活,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职业素养的塑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着几十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如何“听声”判断电机状态,如何“摸温”感知设备异常。这种“传、帮、带”的文化,让实习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沙钢人的工匠精神和无私情怀。
在定修或抢修期间,实习生们与班组同事并肩作战,拉电缆、装桥架、调试设备,汗水与油污交织,却无人喊累。他们体会到了钢铁生产的快节奏与高强度,更感受到了团队协作带来的强大力量和深厚情谊。这段在沙钢的实习经历,对于我而言,是一次真正的“淬火”。他们褪去了学生的青涩,增添了工程师的沉稳与自信。汗水浇灌在钢铁熔炉旁,技能成长在实践一线中。